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期 刊
论文展示
晋升政策
常见问题
招贤纳士
出版总署
|网站地图
|我要收藏
|经验口袋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称快讯 > 陕西省职称晋升政策

耳鼻咽喉

时间:2011-11-14 16:22:45  来源:  作者: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专业晋升高级职称考生须知
 
耳鼻喉专业委员会
 

  晋升高级职称对一个从事医务工作的人来讲,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如何做好晋升的准备工作,不是每一个人都很清楚的。有些人个人材料很好,但由于各种原因面试效果不好,被淘汰;有些人则由于材料准备不合格被拒之晋升大门之外。以下就近几年考生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应对现行的职称晋升,谈以下个人的看法。

  一、以往考生存在的问题

  1.基本理论较差

  基础理论较差是大多数考生都存在的通病,且越工作在基层出现的几率越高。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就是“四炎一聋”,但就有人把耳聋的分度这么简单的问题答不上来,而回答成“传导性耳聋”和“感音神经性耳聋”,这就是将耳聋的性质当成了耳聋的分度。当然不是说地市级医院水平都高,如有一市级医院的医生今年晋升正高,问他“喉部分切除术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就是答不出来,评委还反复提醒帮他分析,就是转不到正题上。这个题实际上是考察考生的解剖知识及喉淋巴回流,他只能回答根据病变需要行1/4、垂直半喉切除或水平半喉切除。而为什么可以行这些手术他却不知。实际上还是基础理论不扎实的表现。所以在临床实际工作中,不仅要学老师怎么做,更重要的是要学老师为什么这么做,这样才能做到举一反三。对常见病多发病更应透彻掌握融会贯通。

  2.基本技能较差

  基本技能是“三基”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好多医生只会看一些需要用药物治疗的病,凡是需要手术操作的或门诊操作有危险性的都推到大医院,“二甲”医院要求的基本操作基本不会,所以回答问题往往条理不清,牛头不对马嘴,只会用从书本上临时背来的一点零星知识来回答问题。如:扁桃体术后出血原因、时间及止血方法,不能完满的回答,可见日常工作不开展此类手术,或手术顺利就能做,出血了就慌了手脚。考试实际就是对你日常工作的检验,升不了高级职称固然对个人重要,那患者的生命恐怕比你的职称更重要!所以平时就应该按自己所在医院的等级严格要求自己,训练操作能力,时时刻刻记着正规操作,回答问题可就从容多了。

  3.基础知识薄弱,知识面狭窄

  此类问题的存在主要与不注意工作积累,不及时进修学习,不经常参加省内外学习讲座,不积极参加学术会议有关,总之不注意毕业后的医学继续再教育有关。有些人回答问题还使用的是10年甚至20年前的老观点、老书本知识,可见对新知识的接受非常局限。如:近十年来,由于鼻窦镜在临床上广泛应用,“鼻道窦口复合体”这一概念已在1995年第四版教科书中写出来,而相当一部分考生看的还是第一、二版教材,所以好多考生就是不知道,或者概念模糊,因为这就是功能性鼻窦内窥镜的解剖学基础,以达到最小的手术创伤,最大限度地清理局部病变,并且最大限度地保护局部的生理功能。

  由于受经济环境的影响,有些单位不重视人才培养,有些个人忙于增加个人或科室的收入,害怕影响奖金,所以对去大医院特别是教学医院进修不感兴趣,结果造成在学习的最佳年龄仅学到所在医院流传下来的一点很不成熟的操作技术和知识,致使我们一些县市级医院的医生不知道腺样体肥大需要拍鼻咽侧位片,或者放射科不会拍或者拍不好鼻咽侧位片,不知道长期不愈的中耳炎需要做CT薄层扫描,到了该晋升职称的年龄不是缺论文,就是常规手术操作不会做或不规范,疑难病的诊断和治疗就更不要提了,甚至有些医院将内、外、妇、儿干不下去或干不好的医生半途转到耳鼻喉科去,好像是在装门面,充人数。根据笔者所在科室老前辈的经验,要培养一个合格的真正符合高级职称的耳鼻喉科高级专家比内外妇儿的周期更长,花费的精力更大,因为耳鼻喉科复杂的解剖结构和狭小的手术视野往往使初学者不易入门。

  据了解县级医院订阅杂志学习的人为数很少,近十年来西安市以外参加省内学术会议的人很少,其不知这种学习是继续医学教育最简捷的途径,最直接的方法。所以出现了不该切的扁桃体切了,不该做的上颌窦手术做了,其危害首先是对人民群众的健康不负责任,其次是混乱了自己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思维,其三,职称面试一塌糊涂。职称考试的一票否决就是考察考生实际是怎么做的,自己平时不学习操作不规范,怎么能很好地回答问题呢?

  二、如何准备现行的职称晋升

  1.掌握政策

  从改革开放恢复职称晋升以来,对科技人员晋升职称的要求越来越严.如:论文要求从初期的手写稿到学术会议交流,再到不管什么杂志只要正式发表即可。2004年开始就比较规范了,对晋升职称者所撰写的论文有了限制,在境外中文杂志或境内外繁体字杂志发表的论文一律不算,并且要求在1500字以上。但这和大专院校晋升职称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所以考生及时弄清当年晋升的文件精神,平时注意论文选题并及时进行总结,每年写出一篇论文,不要到晋升时再着急。另外准备的论文除了逐渐提高质量外,数量一般越多越好。

  2.提早准备

  近年来,卫生行政部门对临床医生的继续医学教育要求越来越严,目的是让大家接受更多的新知识,新信息,新的医疗技术改革或科研成果,确定自己所要观察和研究的方向。

  不少医务人员升了职称后就放松了学习和积累,思想上松懈了,忘记了这次职称晋升结束,就进入了下一次晋升的起跑线,不进行反思和总结上一次晋升的缺憾在什么地方。凡是晋升较快或成功率高的人都是在不断地学习和总结,确定新的目标,提早进入了准备阶段,并和已晋升过的同仁交流经验.在大学的附属医院,即使晋升了正高职,也要求不断学习,不断进行科学研究及临床研究。也就是活到老,学到老.这也是患者对我们医务人员的殷切期望。

  3.平时注意科研意识的训练

  在基层医院工作的医务人员常常抱怨,搞科研,写论文那是大医院或教学医院的事,我们没有那么好的条件和设备,所以常常不知如何搞科研,写论文。久而久之,有一种"老虎吃天,无处下爪"之感。确实基层医院搞科研不易,受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搞基础研究更是难上加难。殊不知基层医院也有自己的许多优点,首先容易接触到患者的第一信息,甚至是极早期的症状和体征.许多重危病人就是需要就地诊治,来不及转院治疗。典型的例子就是已故著名心血管专家王世臣教授,他在陕北下乡对克山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时,当时的各种条件设备并不好,但他却发现加大维生素C的用量后,患者的症状缓解率高,病死率降低,并因此而获世界大奖。维生素C大家用了多少年,为什么别人不注意的一个常见药物他就能观察到它的特殊作用呢?我想不外乎两点:①动脑筋,勤于思考.就是对临床诊疗中的每一个过程,结果都进行思索,这是一个人探索奥秘及未知世界所必需具备的。②细心观察,对每一个患者的药物反应都细心地记录他们的异同点,然后综合各方面因素进行分析,一篇篇优秀的论文就会出来。当然选题应是临床上目前尚无定论或定论不确切的研究方向,同时应注意阅读一定的文献资料,才能真正找到切入点,否则会重复被前人已经证明或已经被废弃的诊疗方法。

  4.平时注意基本知识的积累

  ①养成自学的良好习惯

  有些人认为大学毕业了,记些药物的使用知识,再训练一些基本手术,就满足临床需要了,从而放松了基本理论的学习。许多考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多半是由于这一原因所致。所以对日常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应追根到底,绝不放过。基层医院上级医师较少,如果通过自己翻阅资料不能解决的问题,最好能通过上网查阅或和与上级医院的老师联系,直至最后把问题搞清楚,这样日积月累,逐渐达到融会贯通,“三基”掌握了,即使考试中考官提出相对陌生的问题,自己经过思考也基本能答出来。

  ②及时购买和学习新版教材

  教材一般应是最权威的专科书,它的概念清楚,条理性强,即使有争议的学术观点,也是大家相对意见比较集中的。每更新一版新教材,其内容都有程度不同的修改,所以要及时购新教材并掌握其中的新增内容。加之省职改办一般也将大学教材确定为考试的权威书籍,更应该认真学习并掌握。

  ③平时注意正规操作

  临床每一个操作都有其基本步骤和要点,考试中考官多关心的是临床上容易出现差错,疏漏或重要之处。如果考生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按正规操作要求自己,那么考试中就不会害怕此类问题。差错或疏漏的避免方法,一个是自己要有这方面的实践,另外一个就是通过进修及杂志学习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如:要求地市级医院应掌握喉全切除术,如果你单位从未做过此类手术,就谈不上喉全切除术中及术后管理中注意的要点。

  5.要特别重视面试

  因为面试有一票否决的权利,所以大家要特别重视,那么考生应如何准备面试呢?面试除了要掌握以上提到的业务知识外,也是对考生的心理素质及瞬间应变能力的考核,以下几点供考生参考。

  ①首先,考生要明白,考官出题80%以上都是以教科书为主,即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太偏太难的题占极少部分,因为考官对基层的实际情况还是很了解的,除非考生所在单位不积极开展耳鼻喉临床工作,这样的话,不晋升高级职称,也是不吃亏的。

  ②注意搜索各大专院校对本科生、研究生、及博士生的考试题及往年晋升该专业的考题,多练习,多咨询,多请教,不能不说是提高应试水平的一个良好渠道。

  ③抽到考题后,不要紧张,仔细审题,简单问题要注意回答的准确性和条理性,让考官看到你对问题很熟悉,即便遇到较难的题,通过对题的分析,从解剖、生理、病理、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包括(症状和体征)、诊断依据和防治原则诸方面,进行分析推理加上自己在工作学习中的体会展开思维,都能回答出大部分内容,基本功越扎实,回答正确的比例就会越高。

  ④面对考官要镇静自若,回答好自选题,不要去和考官套近乎,这样会令人难堪,不利于对你的评价。一般应先回答自选题,因为这往往是自己经过精心准备的,准确率高,层次清晰,自己刚好在这个过程中稳定情绪,打开思路,为回答所抽到的题作好心理准备,但也有自选题答的一塌糊涂的,这样考官再一提问,自己更慌了,到了回答命题时,心理很乱,不是回答不准确就是不全面或层次不清晰,这也是部分考生失败的原因之一。

  以上只是个人在命题和做考官中的体会,仅供参考,使大家通过职称晋升这个杠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临床实际工作能力,最后达到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服好务。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期刊
核心《中国老年学杂志》
核心《中国老年学
省级《江西图书馆学刊》
省级《江西图书馆
浙江二级《中国现代医生》
浙江二级《中国现
双核心《中国妇幼保健》
双核心《中国妇幼
最新论文
写作指南
  1. [论文格式]论文格式排版说明—AAA论文
  2. [论文格式]护理科研论文的撰写格式
  3. [论文格式]医学论文写作 —— 正文
  4. [写作方法]检索工具列表
  5. [写作思路]毕业论文答辩前的准备一
  6. [写作技巧]医学论文的构思和提纲
  7. [写作技巧]如何进行论文答辩
  8. [论文格式]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
  9. [论文格式]英语论文的开题报告范文
  10. [写作方法]实用学术论文写作
热门点击
  1. [陕西省]2012年陕西省最新卫生职称
  2. [陕西省]2011年陕西省卫生高级专业
  3. [陕西省]关于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转换
  4. [陕西省]2010年度全省卫生高级专业
  5. [陕西省]深化医改,便民惠民
  6. [陕西省]陕西省卫生厅与新农合省级
  7. [陕西省]外科医生如何准备高级职称
  8. [陕西省]2010年高级评审指导手册--
  9. [陕西省]2011年陕西省卫生系列高级
  10. [陕西省]中药专业高级职称评审考核